采访心得体会十篇

意甲 02-05 阅读:99 评论:0

  采访心得体会篇1

  新闻采访实习心得体会范文一

  作为一名应届大学生,真的很感谢黔东南电视台给予的这一次实习机会,相比在学校的理论学习,这次实践机会真的十分的考验我,更让我学会了太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回想起去年在电台的实习,我看到了作为媒体工作者的精神,当我决定报考电视台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条路对于我还很漫长,现在我只是迈出了我的第一步。

  我大学时期的专业是动漫,接触了一些电视的后期制作,那时起就和电视有了不解之缘,在校期间,我更是凭着喜爱成为了院广播台台长,播了两年的散文。从大一起我就十分的热爱播音主持,也曾代表学院参加过几次省级比赛,并且在这项工作上一坚持就是3年,所以在报考时我选择了播音主持岗位。

  进入实习期后,我跟着付老师才算是真正的走进了播音的世界,在学校由于校园广播和电视新闻相差太远,在实习期间对于播音我还是差了太多,第一天付老师就说指出了我后鼻音发的不到位的问题,于是我查字典列出了所有的后鼻音字,第四天的时候就没有在犯这个错误,但是对于顿字、轻重音、新闻的感觉、音色、音质,我还是差的太远了。我明白播音不可能速成,于是我开始接触一些新闻采访,第一次和杨帆老师去采访了会议,看了一些写新闻的稿件,知道了新闻性并不完全在于会议本身,而是会议中能够作为新闻点的一个部分,会议中有哪项内容与老百姓的生活相关,而新闻稿中一定突出这项内容,才是会议新闻真正的新闻价值。想写好会议新闻一定要抓好那个价值点。

  第二次和陈阳老师采访了一名优秀的老师,是一个专题片,我才发现一名新闻工作和要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并且要把握新闻的主体,清楚采访的真正目地,做到重点突出有头又有尾,对于拍摄它不像新闻拍摄那么简单,而是要有自己独到的东西,特写和细节必不可少,不仅仅单纯的采访故事主人,对于他的同学和同事也要采访才能从侧面突出老师的好。那条新闻我觉得陈老师可以给更多学生一些特写镜头,祖国花朵发自内心的笑容是对他老师的最大感谢。也可以给老师一直工作的讲台,甚至很平常的黑板擦给特写,我想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第三次是和舒老师去下司,采访我州肖副秘书长检查中国国家皮划艇队训练基地。到了下司我跟随检查队一行记录检查的过程,跟着舒老师一路跟拍,这个新闻的价值相当的高,而我也在心里很认真的对待,随后我们迎接了皮划艇的孟领队,在和他的交谈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对新闻很敏锐,仔细发现每一个点,就可以发现无穷的价值。

  去黄平当出镜记者那次,让我学到了太多,看到强哥抬着脚架爬山的时候我才知道,记者是不能怕苦的,我要明白往往艰苦的工作回报却越丰厚。那次出镜我不足太多,由于风大我听不见自己的声音,我怕话筒杂音太大于是那天我把出镜词说的很大声,回来之后听起来效果很差,让我十分的惭愧。第一次面对镜头由于看的人比较多,说真的我还是很紧张,拍了3到4次才好,最后在强哥耐心的帮助下才完成出镜。这次是最好的锻炼,最好的学习机会。我很珍惜甚至感激那次采访,我的出镜词是我自己写的,并且强哥也让我写了新闻稿,让我彻底的实践了一把。

  最后一次是和陈阳老师去采访先进大学生创业的新闻,但是由于采访有要换地方,车坐不下了所以我没有全部采访完,最后一周我坚持一天录一条新闻,出了头像,并且试着制作,剪了一条新闻。做了一个黔东南新闻的片头。唯一一个月的实习落下了帷幕,这一个月我学习到的不仅仅是如何工作更是一种精神,每次开会我总会感受到我的不足和缺点,记得面试的时候考官提问到:你觉得你做播音主持有什么优势和不足?那时候我滔滔不绝的说着我是多么的热爱这份工作,我大学的时候拿到了多少的朗诵演讲的奖状现在想想觉得很是可笑,对于播音主持其实我一点优势也没有,我不是科班出身、我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新闻、我没吃过苦、流过汗、没付出任何东西,这一个月让我彻底明白了自己还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但是不怕,这些从没动摇过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我会更努力,更刻苦的学习,强化自身。感谢这一个月台领导的帮助和支持更感谢各位老师耐心的教导。虽然我在这一个月中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水平和才智,但是要相信我是怀着最真诚的心走进电视台的,真的很希望台领导能给我工作的机会,让我真正的能在这个大熔炉里面燃烧,能够在这里成长,而我一定会拿出实际行动回报领导对我的栽培,我不怕苦,不怕累,怕的是没有机会。年轻的我是需要时间来考验的,相信我给我一个舞台我一定会还你们一个惊喜。

  新闻采访实习心得体会范文二

  实习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接轨的环节,是学校学习向社会工作转型的一大模块。搞好社会实习工作是很关键的,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从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他经历了无事可做的孩童时代,到学校里忙碌的学生时代,再到以后的社会工作阶段,而实习就像一个链子连着学习和工作。

  实习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运用,就是去指导工作,而实习正好扮演了把学到的文化理论知识正确运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们必须要做到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理论。所学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体现其价值。实习是一个锻炼的平台,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通过实习,我们要努力提高动手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其不足,然后去反馈到学习中去,会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新闻学,它主要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它要求极强的动手能力,它所接触的对象是包罗万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实的、新鲜的。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实习给一个初学者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实习教会一名记者怎样去观察事物,怎样去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怎样用事实说话,怎样才能做到新闻的及时。这些只有在实习中才能深刻体会到什么是抓活鱼和抢新闻。实习是由课堂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后的路自然学会习畅网通。

  到新闻单位去实习,主要是要锻炼自己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能力,掌握采访的基本方法,掌握新闻及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向那些有经验的记者、编辑学习,交流经验。深入现场去采访,接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刻体会,用真情写出有生命力的新闻作品。

  二.实习内容

  新闻学的实习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实地采访

  只有深入到现场去做实际调查,才能写出有意义的作品,才能懂得采访的基本流程,懂得什么是采访?新闻采访学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偏重于应用与操作。实地采访是新闻的第一课,它是新闻信息采集,新闻报道的第一步。

  2. 访后写作

  新闻写作是新闻制作的第二步,是对采访中采集到的信息、新闻事实做进一步加工制作的过程,是对采访的进一步补充。亲自动手采写

  大学生实习心得体会(2) 一些东西,才能更好地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力争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观众去,把时代精神写到作品中,写一些有价值的事,些一些老百姓关心的事。

  3. 编辑整理

  当写完初稿后,编辑,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闻作品的最后一个环节,俗话说:文怕修改,只有修改,才能写出精辟的文章。

  还要提炼新闻主题,因为新闻主题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可以通过素材的取舍,结构的安排和导语的构思各个方面提炼主题,通过综合思维提炼主题。其次要写好新闻的导语,熟练的运用各种新闻写作的笔法,巧妙的运用各种新闻语言。

  三. 实习收获

  在短短的实习期内,我深入到各地去采访,真正的锻炼自己的采访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问水平,锻炼了心理素质。真正做到了不怯场,运用自如,现场处理灵活。

  在采访后写了很多的新闻稿件,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新闻文体的写法,尤其是消息和通讯的写法,包括各种新闻文体,如动态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消息、评述性消息、特写性消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人物专访等。

  还有电视新闻的写作,广播新闻的写作,涉及到了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深刻地认识到(ww.yjbys.com)了作为一名记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体会到了记者的角色,怎样才能做到记者的 识、才、学,认识到了记者和编辑的关系。

  通过这次实习,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大大地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强了,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了,写作能力提升了,真正跨出了,走好了新闻道路上的第一步。

  四.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上是我的实习工作总结,通过实习发现,自己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包括文化知识的欠缺,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学习涉及的面太窄,学到的知识太单一,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体系。

  联系实际的能力太差,将学到的知识不能运用到实践中去,没有一个知识储备体系,用到哪学到哪。在采访中,还容易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一些先进的现代设备的熟练运用能力还不够,普通话水平不高。在今后的学习中还需要在各方面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尽可能完善自己。

  五. 对实习工作的建设性意见

  实习主要是面向社会的过程,映尽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尽可能多的让每一个实践者走出去,到第一线上。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得远,只有走出去,才能采集到更多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到现场采访是记者的本职工作。

  2.尽可能扩大社会的接触面,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新闻所反映的是广大人民的生活问题,所报道的是老百姓犯罪关心的问题,只有深入到每一个层面中去,才能写出更加有特色的作品,才能扩大记者的知识面,开阔眼界,使报道更有特色。

  3.在采访,写作,编辑等一系列过程中应当教会实习者使用先进的仪器,教会记者如何把握事件的闪光点。记者是一个杂家,应该懂得各种工具的使用,才能提高新闻制作的效率,提高高科技手段的运用能力,新闻单位映尽可能多的为每一位采访者提供锻炼平台。

  4.记者应当在采访写作中打破陈旧的模式,要富于创新思维。新闻单位要鼓励记者开拓创新,不要被一些陈旧的模式所束缚,要创新思维,更新观点。

  5.新闻单位要尽可能多的给每一位记者提供一个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初学记者的经验不足,应当更多地接触一些新闻的制作过程,运用到实践中去,应该多动手操作。

  采访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采访;初婉拒;原因;对策

  新闻采访工作是一项复杂艰难的工作,记者在进行采访工作之初就会遇到一些“非合作型”的对象。记者要收集、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或事实,往往在采访时被采访对象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接口拒绝,不配合记者的采访工作,导致失去报道好新闻的机会。被采访者之所以会拒绝记者的采访,必然有一定的原因,要想做好新闻采访工作,将新闻事实呈现在大众面前,必须及时找出相应的对策解决好采访处时遭婉拒的问题。

  1 采访被婉拒的原因

  1.1怕泄露秘密

  现在的许多新闻事件关系到个人隐私、企业名誉、商业利益等等多种“秘密”,导致很多被采访者怕泄露秘密而引麻烦上身,不敢接受采访,婉言相拒。例如现在的许多企业的发展、成功怕媒体宣传养殖外销金鱼大有赚头,增加他的竞争对手,也怕自身的商路、客户泄露给竞争对手。如今社会中因怀有怕泄露秘密的心理而谢绝记者采访的企业及其负责人越来越多,怕媒体公开报道的新闻事件影响到他们的利益发展,怕自身的经营营销手段、市场信息被竞争对手所掌握,又不敢得罪媒体、记者,怕媒体、记者的报道损害他们的名誉,就采取万言拒绝的方式。

  1.2被采访者的难言之隐

  有些被采访者是由于新闻事件与自身有着或大或小的关系,认为记者所要报道的新闻事件的内容可能会损害自身的利益,有些事情不愿意被别人知道,也就是所谓的难言之隐,会采取不支持也不配合的方式。在带有舆论监督性质的新闻采访中,许多被采访者会认为记者是没事找事,损人不利己,或者是处于明哲保身的原因而婉言拒绝采访。

  1.3被采访者的偏见

  现代社会市场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快,有些报道不实、夸大事实的不良新闻报道想象出现,使得许多被采访者对大多数新闻记者、媒体存在着一定的认识偏见。一些被采访对象因某些不良报道对记者、媒体有不良印象,对有些新闻报刊、广播、影视偶然存在的假、大、空现象记忆犹新,一直存在着躲避的心理而不愿接受采访。

  1.4被采访者自身的原因

  有时候被采访对象因自身的工作、生活事情而导致一时太忙,没有时间接待采访;或者是正面临自身不易解决的棘手问题,没有心思接受记者采访等等只能婉言拒绝采访。还有一些见风使舵的被采访对象因记者的“来头”较小,所代表的媒体带动的影响范围较小以及一些其他原因等等而拒绝接受采访。

  2 如何应对采访初婉拒

  2.1转变观念,摆正关系

  要做好新闻采访工作,采访工作人员一定要转变自身的观念,以正确的观念、良好的心态来摆正与被采访对象的关系。新闻记者的工作性质较为特殊,可以直接接触到市长、省长等领导一记明星、大腕等多层次的人群,可以直接了解许多普通百姓无法知道的新闻消息,导致很多记者有着先天的优越感,感觉自己有很大的能量,也有广泛的活动空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进步与新时代的带来,观众、听众、读者成为媒体争夺的目标受众,人们开始认识到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和利益关系,记者和被采访者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新闻采访人员应细分观众、听众、读者,频道、频率、杂志专业化,以百姓需求为出发点、以收视率或发行量的上升为目的。遵循新闻的传播规律,尊重人民大众的实际需求,科学地进行新闻采访工作。新闻采访人员应做到少一点功利心,真诚地尊重被采访者,与之平等善意地沟通,不能为了达到采访目的肆意伤害无辜者或弱者的感情和尊严。

  2.2做好采访前的充分准备

  新闻工作采访人员在每一次进行采访工作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采访之前现场采访的文字记者、摄像记者在同一时间内,按照各自分工的不同,组合成完整有序的采访团队。如在某一突发现场的新闻采访中,尤为重要的就是要注意与被采访对象的采访前良好沟通,只有做好与被采访者的心理、语言的沟通才能够更好的进行交流,获得更多的新闻信息。从新闻热线中获得的信息越多越全面,在现场的新闻采访活动中就能获得更多的采访主动权。应在在事前的沟通中,获取新闻事件责任当事人的相关资料、体貌特征等各个方面的有关信息,以便于在现场采访中获得圆满成功。

  2.3掌握采访对象心理,营造融洽采访氛围

  新闻采访工作是一种双向交流活动,一种社会交往,要想被采访对象与采访人员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就必须积极及时的掌握被采访者的心理变化,用诚挚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与采访对象形成一种、理和情感上的默契,营造良好的融洽采访氛围。新闻采访人员应不断加强对采访对象心理的研究,通过调整相互关系、寻找感情桥梁、倾注真挚感情,达到关系融洽和心灵沟通的目的,营造出和谐的采访氛围,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心世界。新闻采访人员应具备自信大方的沉稳风度、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沉着冷静的应变能力以及真挚强烈的创作情感。

  2.4拥有较强的公关和应变能力

  要突破被采访者不愿意接受突破采访阻力还特别需要讲究技巧。记者在面对相关人员阻挠采访时,应有较强的公关能力和应变能力,及时根据被采访者的身份、个性、年龄等各方面实际因素采取有效的公关和应变方式,只有与被采访者打好关系,做好沟通,才能够顺利的使被采访者接受采访。

  2.5耐心启发,寻求突破

  新闻采访人员在面对“非合作型”的被采访对象进行采访工作时,一定要注意采访提问的技巧,特别是一些有关批评、揭露性报道的采访往往会因为采访题材不符合采访对象的利益或价值观,导致记者很难与被采访对象流畅地沟通。这就需要采用一些具有启发和引导意义的方式来解决沟通、采访的难题。在一般情况下,新闻采访记者应摆出相关资料,用以维持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进一步交谈;通过耐心启发,寻求突破的提问方式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帮助受众了解事实的真相;对于戒备心很强的采访对象,记者要了解真实情况,打破采访对象的思想禁锢,使对方自动解说新闻事件的过程。

  2.6提高记者能力与素质

  新闻采访记者与被采访者初次见面必须注意言行举止、礼貌风度、谈话技巧、知识水平或方法,被采访者可以从记者提问与谈吐中感受记者的思想水平与为人品格的。所以,新闻采访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加强自身综合素养的锻炼与提升,在采访时给被采访者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以便先入为主的做到顺利的沟通、采访工作。很多时候被采访者因采访时间、地点、场合等原因会出现紧张的心理,采访记者应善于、及时消除被采访者的紧张心理,用语言、神态等使对方放松心态,平静的接受采访。

  采访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新闻采访; 角色转换; 思维; 谈话技巧

   

  在新闻的采访过程中,记者需要通过和访问对象的交流,来获得一定的信息。记者打交道的对象是人,是为了采集具有价值的线索和事实证据。要使采访获得成功,必须要掌握角色转换思维和高超的谈话技巧。

  1 新闻采访中的角色转换

  1.1 角色转换在采访中的作用   新闻采访主要是通过交流谈话的方式来获取信息,这当中包括了记者和访问对象两种角色。采用角色转换,能够暂时的把记者和采访对象的个人角色过滤掉,从而将隐藏的有关角色挖掘出来,来促进采访的成功。记者和采访对象的角色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谈话时两方心理状态的转变。记者灵活熟练的把握自己以及采访对象的角色,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转换,在采访活动中有很大的作用。

  角色转换能够让记者快速的接近采访对象,当记者找到了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共同角色抑或是容易拉近关系的角色,能够很轻易的从对象身上获得大量的信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注重的是情感心灵的交流,心理距离的拉近对于采访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记者进行角色转换能够开启采访对象的思路,社会上的人们大多数都很少接触采访这种形式,在面对记者时自然会有着紧张和不自然,这种情况下记者进行角色转换,能够减少采访对象的拘束,启发他们的思维,来得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记者在进行角色转换的时候能够进入到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人的相处重在知心,然而记者和采访对象一般都是初次见面,而且受采访条件的制约,没有时间来深入发展深入了解,角色互换能够容易取得对方的共鸣,挖掘出不为人知的一些信息。

  1.2 采访中记者角色转换的策略   记者在采访活动中进行角色转换的时候,要选择贴近采访对象日常生活的角色,这样能够容易打开采访的话匣子,而且要在采访过程中把握住进度和对象的心理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引导。角色转换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时机,有着丰富经验的记者肯定擅长于察言观色,能够把握住有利的采访点,进行角色转换。在实际采访中,记者还需要注意到所处的地理环境,对于采访对象来说,不同的采访地点会给他们带来不同的心理影响,记者要学会利用采访地点的背景,从特殊的角度来拉近距离。肢体语言也是采访中的一大助手,一个成功的记者能够利用他自身的肢体语言,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一个表情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他们通过这种无声的语言亲近采访对象,从而能够促进采访活动的圆满完成。

  2 新闻采访中的谈话技巧

  2.1 记者要把握主动权,对于问题各个击破   记者是采访过程中的主体角色,必须要通过主动的谈话来从采访对象那儿获取信息。记者要有很强的心理调节能力,在采访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对被访问者进行提问的时候要明确所问问题,不能够采用抽象化的语言描述,这样采访对象就很难给予一个具体的答案。而且提问顺序一般要按照事情起因发展和结束的流程,将大的问题分解成有序的小点,能够加快访问的进度和访问的质量。比如在采访公司领导阶层的时候,如果直接询问“你们公司是如何进行管理的”,领导者自然会觉得难以清楚的表达,如果记者提问的时候换成“请问你们公司是如何进行思想工作的呢”,管理者自然能够针对这一点进行明确地回答,通过技巧性的提问,记者自然能够获得足够详细的资料。

  2.2 谈话时注重和访问对象的心理沟通   人们从事任何一种行业,在相互交流中都会衍生一种心理的交流。这种心理交流会直接影响到有关活动的气氛和进行,直接关系着活动的完成效率和质量。在采访活动中,记者自然常常会遇到那些不乐意合作的人,面对这种情况时,记者要耐心沟通,因势利导,缓解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变得乐意接受访问。这就是心理沟通的重要性,如果采访的两方能够生有亲近感,采访会变得更加顺利。采访中,记者的态度和访问对象的态度息息相关,如果记者只是为了挖掘材料,采集信息在谈话的过程中咄咄逼人,表现的粗鲁无礼,访问对象自然不愿意好声好气的回答,从而使得采访没有效果。因此,记者在进行采访时应该尊重任何一个采访对象,要以谦和的态度和友好的姿态相待,这样才能够为采访的顺利完成服务,这是很有必要的。

  2.3 耐心启发,等待时机突破   很多记者会在采访中遇到正面咨询访问对象而得不到有价值信息的情况,这个时候记者需要有足够好的耐心,采访对象一般都是普通人,并不能分辨出什么是重要的新闻材料信息。记者在与之沟通的时候,要戒骄戒躁,同时需要对其思维进行发散,联系相关的事物,帮助访问对象进行信息的回忆,当寻找到重点的时候就是记者采访取得突破的时机。

  3 结束语

      新闻采访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记者在具体实地进行新闻采访工作时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巧。记者需要根据不同的访问对象,不同的采访地点,不同的采访时间灵活的进行角色转换,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谈话技巧对被采访者进行了解,得到尽可能多的信息,只有研究透了访问对象的心理,才能够达到采访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肖进. 采访也是一门艺术——简介《采访技巧》一书. 新闻战线. 1985(10).

  [2] 李二. 基于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新闻实现途径探析. 青年记者.2010(6)

  采访心得体会篇4

  一、隐性采访及其存在的道德考量

  (一)隐性采访的概念界定及特点

  1.隐性采访的概念。隐性采访是相对于常规采访的来说的,根据新闻界实践来看,对于常规的正面采访,受访者都是乐于接受的,但是对于反面采访或者批评性质的采访,一旦记者亮出身份和采访意图,通常都是很难采访到事实真相[1]。为了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舆论监督的职能,新闻界中随即产生相对常规采访的采访方式,理论界至今没有对隐性采访给以明确的界定,从称呼上隐性采访通常又称为隐匿采访、私密采访、偷拍、暗访等等,这些称呼都表达了隐匿的采访特征,新闻界一般称为隐性采访。

  2.隐性采访的特点。隐性采访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相对于常规采访而言,隐性采访具有非公开性、有限性、双重性等特点:首先,隐性采访的采访方式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这种采访行为是秘密进行的,具有非公开性的特点,表现为隐瞒身份,隐蔽采访手段及不向被采访人暴露采访意图与目的。其次,隐性采访在采访范围上只能适用于有限的采访题材,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采访都能采取隐性采访,必须是在公开采访无法保证采访真实性的情况下,并且进行隐性采访不会触犯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不会侵犯到公众利益,才能进行隐形采访。最后,隐性采访在采访上存在双重性的效果,相对于常规采访,隐性采访能实现常规采访不能实现的采访效果,更能体现新闻媒体对新闻报导的真实性,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隐性采访的道德缺失

  1.社会侵权行为泛滥。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媒体过度的使用隐性采访,间接导致社会性的侵权现象达到泛滥的程度。即使这些相关媒体是出于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共利益的目的,也不能淡化隐性采访自身欺骗性的采访方式,这种通过欺骗获得的新闻题材,侵犯了公众的合法人生权益。甚至由于一些记者自身素质不高,不具备基本的法律道德,为了便捷的获得采访信息,无视法律和道德规定滥用隐性采访,这样更进一步的加剧了社会侵权行为的发生。

  2.传媒人整体素质滑坡。记者这个职业是具有社会公共性质的,这个职业的群体理所当然应该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在具备职业记者说必备采访技巧的同时,记者还必须有着一定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但是,目前许多的记者为了抢独家新闻,往往遇到被采访者不接受采访时,第一时间采取的工作不是对被采访对象进行说服,而是直接转换身份进行隐性采访,而且许多采访的内容为了抢发表时间,没有经过相关的技术处理就直接对外进行发表,这样是忽视社会公众利益,而采取的一种变相偷懒的做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间传媒人整体的素质滑坡[1]。

  3.偷窥偷拍行为的盛行。大众媒介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它不仅引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更对整个社会道德价值观念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大众媒介传播的内容是非常关键的,一旦一些行为的负面性被淡化,那么在社会的危害也是非常严重的[2]。隐性采访中偷拍偷录行为,其负面性由于大众媒介的过度使用已经被淡化,而且这种采访方式迎合了人们的偷窥欲望,对受众产生影响,导致社会中偷窥偷拍行为的盛行。

  (三)隐性采访的真实性问题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存在最根本的基础。合理的运用隐性采访,能够更好的凸显新闻的真实性,但是不加限制的滥用,就会对新闻点的真实性产生负面的影响。隐性采访中记者通常隐藏自己的身份,采访通常在一个欺骗被采访者的前提下进行的,对于这种介入式的采访,采访的方式和内容都是经过记者事先设计好的,其中自编自导的痕迹比较明显,记者的主观意识比较容易影响新闻事件的走向,使得隐性采访所获得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受到了挑战。隐形一旦新闻失真,不仅削弱了新闻监督的力度,也是受众对新闻媒体公信力的下降[3]。

  二、隐性采访中产生道德缺失及真实性问题的原因

  1.经济利益的驱使。新闻媒介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代表着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随着我国体质改革的不断升华,新闻传媒在市场经济中已经演变成独立核算,作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参与到市场经济中来。这样导致新闻媒介在组织自身的采访行为时,不仅要出于经济方面进行考虑,还要考虑如何采取更便捷的采访方式以及降低运营成本,并通过迎合社会大众的方式来组织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受众,这些都是经济利益驱使,导致隐形采访负效应的成因。

  2.新闻监督的缺位。相对于西方成熟的法律体系,我国的法制化进程起步较晚,且发展速度较慢。对于新闻监督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仍是一片空白,我国至今都仍未出台与隐性采访相关的法律条文,新闻法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新闻道德缺失的现象产生。同时,对新闻媒体及从业人员能起到约束作用的受众监督职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行使,在我国这些年的新闻实践中,由于我国广大的新闻受众监督意识比较淡薄,没有能意识到自身的受众监督职能,使得缺乏社会监督机制的新闻媒体有了可乘之机。

  3.道德自律的缺失。广大记者所在的新闻媒介行业,新闻道德自律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必须恪守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新闻工作则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同时在工作中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和约束自己。但是,现行的中国新闻工作准则,相对于目前的新闻行业已经显得比较滞后,涉及的条例准则都过于宏观,可操作性不强,再加上大多数的新闻媒介单位制定的自律规范中,对隐性采访没有做出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规定,即使部分新闻单位制定了也没有严格的进行执行,导致了我国新闻媒介行业整体缺乏道德自律,仅仅依靠一个宏观的缺乏可操作性的行业条例,是无法阻止隐性采访产生负效应的。

  4.文化心理的支撑。隐性采访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是某一个时期的产物,隐性采访在现阶段与广大的社会公众所特有的文化心理期待形成一致的契合,而广大的社会公众的文化心理是我国现阶段的特殊环境所引发的。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自身的体制不畅和不健全,导致许多的本应由法律承载的任务根本无法全面完成,这使得许多的阴暗丑陋的行为仍然在社会的某个角落发生,而此时隐性采访就会被广大受众视为微服私访的行为,而且经过隐性采访的事件,通常都会获得社会舆论的广为关注,一般都会倒逼现行法律体系进行积极响应,从而使得诸多隐性采访的事件最后都得到积极解决,这就更加提升了社会公众对隐性采访的期待心理。这样,社会公众的文化心理上的支撑推动了隐性采访的盛行,也间接助推新闻工作者滥用隐性采访的行为。

  三、隐性采访的道德缺失及真实性问题改善措施

  (一)建立隐性采访的实施制度

  1.加快隐性采访的道德法律化建设。我国至今都没有专门的新闻法,这对约束媒体及新闻工作者的行为是非常不利的,仅仅依靠宪法来约束新闻工作者,来保护公众的权益是远远不够的,在宪法层面由于其规定比较宏观,可操作难度较大,新闻工作者很难依据法律规范来指导自身的实践。而且,即使某些新闻工作者采访方式不妥当,也很难找到适用的法律规范对其进行制约。因此,有必要制定和晚上相关新闻法规,对记者和被采访对象的权利和义务及采访手法的运用尺度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得采访中的双方都能从根本上都到法律的保护,这样能从法律层面解决因隐性采访而产生的道德缺失及真实性问题。

  2.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政府和社会大众之间有着相互对应的责任关系,这就要求政府在组织日常工作时能充分的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在对待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时,公开信息方面一定要表现出及时性和真实性,不能打着“维护社会稳定等理由”及“内部资料”等保密标签,延迟向全社会公开突发事件的详实信息,使得共勉的知情权受到侵害。这样在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基础上,新闻媒介也就可以避免为了获得事实真相频繁的使用隐性采访。从而可以从源头上减少隐性采访的使用频次,进行改善隐性采访的道德缺失及真实性问题。

  3.完善媒体内部的管理规范建设。仅仅依靠外部的法律约束,来改善新闻采访中的道德缺失及真实性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新闻媒体单位,必须根据外部法律条款的大方向,制定单位内部的审查制度,加强对采访内容的审查,约束记者的采访行为。对于不符合规定的采访内容坚决不予播出,对于违反职业道德记者要明确给与指出,并根据单位工作制度进行相应的处分,以帮助新闻工作者明辨是非,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给予抵制,以减少因滥用隐性采访而导致道德缺失等问题的发生。

  (二)建设隐性采访的美德伦理

  采访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网络时代 电视台记者 新闻采访 技巧

  记者是深入新闻第一现场的人,其采访工作对还原事情真相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体现新闻的时效性与真实性以及本身的价值,记者在采访中,除了要具有基本的采访技能,还要注意利用好网络技术,发挥良好的采访技巧。

  一、电视台记者采访技能方面的问题

  1.材料收集方面。在网络背景下,新传媒逐渐代替了旧传媒,新闻载体也由纸质版转为电子文档版,这使新闻的时效性得到显著的提高。同时,人人都是新闻发掘者,这使得新闻媒体获得新闻线索的渠道广了,成本低了,但新闻素材的质量却难以把控。新闻记者必须对有价值的新闻具有敏锐的感知力,这样才能在众多新闻线索里,筛选出能引发观众兴趣,造成社会影响力的新闻。

  2.基本素质方面。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在成为新闻创造者、者与传播者的同时,对电视台新闻采访报道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对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造成很大影响力的热点事件,人们要求电视台做的就是对其始末进行跟踪和详细的采访报道。在实际采访中,有些记者的综合素质不达标,所以在热点事件引发关注之前,无法发现其价值,就不能对其具体信息进行第一时间掌握,相关采访也达不到观众的要求,所以观众就会通过别的渠道得知事情的真相,这是电视台观众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3.采访方式方面。在这个网络媒体横行的新时期,记者采访如果还遵循以前的老套路,就很难达到良好的采访效果。采访要注意的方面有很多,新闻真相以及新闻价值全靠采访获得。在实际的采访中,有的记者不讲究采访方式,没有考虑被采访者的身份特征和性格特点,就直接开门见山地询问,这种方式根本就不能使被采访者的心理诉求得到满足,所以他们要么很紧张,情绪得不到缓解,无法讲出事情的真相,要么就直接不愿意讲出更多的信息,使记者得到的信息只能是表面上的,无法挖掘更多的信息资料和新闻价值。

  4.其他意外情况。在新闻采访中,经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影响新闻采访的质量,这对新闻记者的综合素养有很高的要求。例如,当对恶劣事件进行采访报道时,往往遇到威逼、利诱等情况,这时记者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就是将事情真相百分百还原出来,只要采访报道,就要保证事情的始末是真实具体的,使新闻价值完全发掘出来;再如在采访的过程中,如果被采访者的情绪突然失控,或者不想再接受采访了,这时记者要做的就是安抚被采访者的情绪,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被采访者重新接受采访。另外,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设备出现故障等众多意外情况下,能否发挥出自己的技能就是一个对职业素养的考验。

  二、电视台记者新闻采访的技巧

  1.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采访工作之前,先要根据相关人员提供的新闻线索明确新闻的主题,然后根据主题搜集相关的、比较全面的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并将主题涉及到的相关政策和知识熟稔于心,以便能和被采访者有共同的语言,能引导被采访者说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此外,还要设计出符合被采访者身份特征和受教育情况的问题,使被采访者和新闻受众都能听得懂。对采访工作进行全面准备,才能在发生意外情况时,保持镇静,随机应变,才能挖掘出更多的信息,获得更大的新闻价值。

  2.注意采访时提问技巧的应用。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提问方法,主要有三方面,其一正面提问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性格外向的人,或者被采访者本身受到的良好教育,在社会上也有一定地位,以及问题本身没有很强的私密性。此外,在被采访者采访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其直接开门见山。其二是侧面提问法。从问题的另一个角度挖出事情真相,主要针对的是对采访问题打马虎眼,试图转移话题的人,或者本身比较内向,不愿多讲话的人。其三是反问提问法。适合不愿说出事情真相,或者对采访采取消极抵抗态度的人。

  2.对采访内容做好记录。记录就是还原事情真相最直接的证据,所以记者一定要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为了保证记录的全面性与真实性,可以准备两手,一是将被采访者言辞中的重点书面记录,二是采用录音或者视频的设备来全面记录。这样,新闻编辑在接受到全面的素材资料后,才能百分百还原事情真相的新闻,才能使观众看到比较简洁、信息又比较全面的新闻。可以说做好采访记录,就是新闻价值体现的前提条件之一。

  3.提高采访记者的综合素质。采访记者的综合素质很重要,和新闻质量有很大的关系。首先,记者的眼界要宽,知识资源的储备范围要多要广,这样在采访不同层次的人时,不管是领导者、学者、专家还是老百姓,都有共同的话题,这样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进而引导他们说出更多的信息,所以这就要求记者要时刻注意对自己进行各方面的充电。其次,记者的采访思维要与时俱进,要知道在网络背景下,新闻媒体传播的形式以及观众对于新闻的新要求,过去的采访旧思维在观众心里早已是老套路。最重要的是提高采访技能,在保证采访信息价值的前提下,还要抓住受众心理诉求,使新闻在网络上的点击率得到提升。

  4.巧妙利用采访环境。记者在采访时,所面临的采访场所一般就是新闻发生第一现场或者周围距离比较近处,采访现场环境也是多变的,所以记者深入采访现场,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尽快融入采访环境中,这样才能在发生特殊情况时,及时作出应急措施,这要求记者有很高的心理素质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结语

  在网络背景下,电视新闻记者在掌握了良好的采访技能与技巧后,才能在新闻现场掌握比较全面的第一手材料,这种独家新闻对提高电视台的收视率有很大的帮助,也使其价值得到完全表现。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

  采访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非语言符号 新闻采访 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最重要的手段,但并非是唯一的手段。语言学家戴维・阿伯克龙比说“我们用器官发音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可见,包括体语在内的非语言符号是更为直接的交流手段和交流工具。新闻采访既是记者通过各种采访手段获取信息的过程,也是记者运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活动,尤其在某些场合或情境下,非语言符号所表达和透露出的信息量远远超过语言符号。它不仅能够巧妙而准确地传达信息,表明交流双方的心理距离,而且会在彼此之间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由此影响着采访的进程和效果。

  一、非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可以指代用以传播的语言符号之外的所有符号,其功用主要在于重复、补充、调整、代替或强调语言符号传递的信息” [1]。调查研究表明,在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手段中,有65%以上靠非语言符号完成,通过语言符号传递的信息则只占35%。作为潜意识的外化,非语言符号较之于更易控制、修改、作伪的语言符号来说显得更可靠,因此在现实中运用得更多,也更为重要。这与非语言符号的以下特性有关:

  1.直接性。

  语言符号总是经过一定的思考后方才输出,它是主体能动意识的结果;而非语言符号常常是一种潜意识,是主体的条件反射行为。一个人的行为举止、表情神态、衣着服饰无形中会暴露其思想和心理,同时这些信息也会直接被对方从感官上(主要是视觉、听觉、触觉和味觉)捕捉到。因此比起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在人际交往中更具有直接性。

  2. 形象性。

  非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因为它是把客观事物符号化了。比如,用食指和中指摆出“V”形表示胜利,伸出食指勾动中指表示手枪,伸出双臂上下扇动代表飞鸟等等。相对于语言符号而言,非语言符号传达出来的信息直接打动人的感觉器官,往往比语言符号更形象直观,因此更容易被感知。

  3.普遍性。

  非语言符号的普遍性主要包括两方面意思:一方面,非语言符号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人际交流中,可谓随时随处,如影随形;另一方面,部分非语言符号本身所传达的信息具有普遍性意义,即“通义性”。由于非语言符号与实物之间的相似性,可以产生出相近通用的意义。比如,握手拥抱表示友好亲近,点头微笑代表赞许欣赏等等,几乎是世界“通用语”。

  4.隐含性。

  非语言符号的隐含性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非语言符号本身表意的含蓄性。相对于语言的直接表达而言,非语言符号传递信息更为含蓄,需要去领会甚至识别。如送女孩红玫瑰花表达爱意,左手无名指戴戒指表示“已订婚或已结婚”,“微笑”这种表情在不同的情境下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或赞许鼓励,或讥讽嘲笑,或痛苦无奈等,需要去辨别,去理解。二是非语言符号本身的难以觉察性。虽然大多数非语言通过肢体行为直观表露,但由于它是一种下意识行为,往往时间短暂(如一丝慌乱的眼神),容易被忽略,一个比较理性的人也会有意地控制自己的非语言符号,一般不会明显地暴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些都说明了非语言符号的隐含性。

  二、新闻采访中的非语言符号

  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除了通过非语言符号传达信息、沟通情感外,也要通过采访对象的非语言符号去捕捉相应的信息。新闻采访中常见的非语言符号包括以下几种:

  (一)服饰、颜色

  社会学家的有关调查和实验表明,陌生人初次见面时,对对方外表的魅力与想再次与之见面的相关系数为0.87,远远高于个性、兴趣等相关系数,而外表魅力的第一印象就是衣着服饰。记者大方得体的衣着,能引起采访对象的注意,获得采访对象的认同,从而成为互相沟通的信号和标志。

  颜色是一种由色彩和意义结合的非语言符号。闻采访活动中,颜色既包括服饰的颜色也包括采访场景的色调,服饰的颜色与款式一起对人的视觉形成某种冲击,进而在心理上产生通感反应。同样,采访环境的色彩构成也会营造某种氛围,并对人的心理产生直接影响:冷色调的采访场景令人清醒和沉静,一般适宜采访相对严肃或正式的话题,而暖色调的采访场景令人放松和兴奋,一般适宜采访相对轻松或非正式的话题。

  (二)表情

  一个人的表情是其内心活动的写照,人际交往中,无论是否面对面,都会下意识地通过面部表情传达情绪。

  面部表情集中在眉间、眼睛和嘴这个三角区内,主要由眼睛、眉毛、鼻子、脸颊、嘴巴等部位表现出来,而以眼睛表情最为丰富。它往往通过“运用目光的接触与回避、接触时间的长短、眼睛睁开的大小以及视线的控制等方式传播信息” [1]。在新闻采访中,通过采访对象的目光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其情感:如闭眼斜眼表示厌烦,大睁并放光表示畅快等。同时,记者也要通过自己的目光语来传递信息甚至适时地控制采访对象:如用专注和赞许的眼光鼓励对方,通过漫不经心的眼神终止和转换话题等等。

  此外,眉毛的舒展或紧蹙,嘴角的上扬下撇,嘴巴的大张或咬唇,以及耸鼻、抽鼻、收缩鼻孔等等动作都是某种心理情绪的外在表现。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既要注意用自己的面部表情传达情绪和信息,更要注意捕捉和领会采访对象的面部表情变化,适时调整自己采访风格和采访方式,从而顺畅地完成复杂的采访过程。

  (三)体态

  体态指的是人的身体部位作出的各种表现。人的站立、端坐、伸臂和弯腰等姿态,均可传达一定的信息。在采访中,记者有意或无意的一个动作便可能影响到采访的进展和质量。如记者采访艾滋病患者时主动握手这一动作,不仅有效地消除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偏见和恐惧心理,而且还拉近了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促使患者对记者产生亲近感。假如记者采访过程中突然掏耳朵、剔牙秽,或掏出指甲钳修指甲,这样的动作一定会引起采访对象的反感而影响采访的进程。

  (四)时间

  “时间不但会说话,而且比有声语更加直截了当,所传达的信息也更为清晰和响亮。因为它既不像口头语言那样受到意识的控制,也不会像口头语言那样容易为人所曲解,它还能揭穿人们的谎言”。[2]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对“时间”的理解与实践都有差异。比如对于“守时”这个概念,有的国家或民族认为比约定时间提前到达表示对对方的尊重;有的则严格按照约定时间到达;而有的国家或民族会迟到半个小时以上到达,以显示有教养和对对方的尊重等等。作为一种非语言交流符号和交际手段,时间在新闻采访实践中也相当重要:采访时间的选择、见面到场的先后、等待面访的时长、采访节奏的缓急以及访问时间的长短等都潜在地影响着双方的心理,因此也直接影响着新闻采访的效果。

  (五)空间

  从哲学的角度讲,我们无时不刻地处于各种空间关系中:所处的地理方位、家庭建筑的地理朝向、个人领地的大小、就餐座次的安排、人际交流时的距离等等都包含有一定文化和情感意义。对新闻采访活动而言,采访地点的选择、采访现场的空间布局、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空间距离和方向方位等都传递出某种信息。如采访农民最好到田间地头,采访涉及隐私的人要用某种屏风遮挡,集体采访时采取座谈式而不是授课式,国际采访中要尊重对方的空间文化,控制好交谈距离等等。对采访的空间距离和方位把握须恰到好处,太远过于生疏拘谨,太近过于亲昵窘迫甚至有冒犯之嫌。

  (六)沉默、停顿和有声辅助语

  作为非语言符号,无声的沉默、停顿和辅助语往往传递着言语无法表达的或被言语所掩盖的信息。在新闻采访中,采访对象的沉默、停顿可能表示冷漠、拒绝、思考、谦恭、压抑、尴尬等情绪或信息状态,需要记者去推理、认知和解读。如2007年某杂志记者采访知名音乐人窦唯时,即遭遇其一连串的沉默和停顿。其中既与窦唯个人寡言的性格有关,也与窦唯当时不愿接受采访的心境有关。尽管记者因势利导,却始终未能打破这一僵局。

  辅助语是通过发声的不同质量来表达情感和意愿。社会心理研究表明,人在说话时的音量、音调、节奏、语气等都能表露个性特征和状态。在采访中被采访者往往会不自觉地发出“咦”、“唉”、“唏”、“嗯”等辅助语,背后都潜藏着甚至不为人知的信息。学会把握这些细节,往往会在采访中有意外收获。

  三、非语言符号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

  新闻采访中如果能够恰当运用非语言符号,不仅有助于在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更重要的是还能帮助记者获得意外的新闻线索和新闻信息。具体来说,非语言对于新闻采访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起关注,获得机会。

  传播学中“首因效应”理论,强调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在新闻采访实践中,恰当运用非语言符号可以使记者很快赢得采访对象的好感,从而获得接近并深入采访的机会。比如,一位记者为了采访宁波市惟一走完长征全程而仍健在的老红军周洪生,特意穿着白色长裤、黑色皮鞋、红色文化衫,令周老眼睛一亮,一改往日闭门谢客的惯例,破例接待了这位县报记者,并感情充沛地讲述了鲜为人知的长征故事;一个月后,周老不幸病逝,记者再次前往采访,穿的是白裤子、黑皮鞋配黑色T恤,手捧一束带露的鲜花,与前来开门的周夫人穿的素服相符。记者先后两次去周老家采访,情景不同,气氛不同,服饰也不同,使采访入情入理,情景交融,并赢得采访对象的好感。

  2.营造氛围,吐露心声。

  不是每个被采访者在镜头前都能够镇定自若,有问必答,部分采访对象甚至患有“镜头恐惧症”――面对镜头手足无措、语无伦次;有些采访涉及私密内容,出于戒备心理,采访对象也不会畅所欲言。记者需要利用非语言符号营造轻松气氛,促使对方情绪逐渐舒缓,进入能言、敢言和畅言状态。比如采访不善言辞的农民工,记者可以穿上朴素的便服,在与其共同劳动过程中完成采访任务;如果面谈,可采取近距离平等对坐方式,采访过程中利用表情和肢体动作予以鼓励等,以淡化其紧张感和拘谨感,并激发其表达的欲望;演播室采访可通过特殊的位置安排、道具的布置以及服饰、色调、表情等营造轻松融洽的氛围。如《金星秀》演播现场的“红沙发”嘉宾与主持人之间适中的位置、开场时的拥抱环节、节目中为嘉宾准备的红酒等等,都营造了一种轻松、亲切和融洽的氛围,有助于嘉宾畅所欲言、吐露心声。

  3.把握主线,控制局面。

  作为一种人际交流活动,新闻采访过程中存在许多情感和心理因素,采访局面也具有很多不确定性。记者需要具备掌控现场和采访话题的能力,以提高采访的效率。

  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时间和环境的限制,记者采访的目的性很强,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不可能海阔天空,任意漫谈。但有些采访对象非常健谈,尤其是遇到感兴趣的话题,不仅滔滔不绝,而且想象丰富,常常偏离了主题。一个有经验的记者不仅能够利用语言巧妙过渡,不留痕迹地把话题拉回既定轨道,还能够“通过身体语言给对方发出信息,比如可以暂时地合上笔记本,站起身来去倒茶,或者一个皱眉,一个哑嘴,敏感的采访对象往往便会意识到自己该转换谈话的方向了”[3]。

  此外,新闻采访面对的是各色人等,常常出现采访受阻受挫的情境:或敷衍了事,打发记者;或寻找托辞,拒绝记者;或瞎编乱造,蒙骗记者;或居高临下,蔑视记者等。对此,记者也必须根据采访现场情境和对方意图,学会巧用非语言符号化解对方的消极心理,突破采访瓶颈,掌控采访情势,以保证采访通道畅行无阻。

  4.捕捉线索,发掘新意。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不仅要学会用非语言传递自己的信息,也要学会留意被采访者的非语言所传达的信息。由于非语言的隐含性,被采访者的非语言符号往往隐含着深意。准确捕捉采访对象的非语言信息,往往会有意外收获。如一名记者在采访当了六年村医的赵国时,问他最大的感触是什么,他长长地叹了口气,记者明显感受到这其中潜藏着新闻信息,于是迅速跟进提问“做村医后悔过吗”,“动摇过吗”,赵国毫不迟疑地回答“后悔过”,“也动摇过”,记者循着这个线索继续采访,发掘出了采访对象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经历,真实而立体地呈现出一个乡村医生的鲜活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讲,记者采访每个陌生人的过程都是一次交际挑战。怎样从“陌生人”世界进入“熟人”世界,需要记者综合运用各种交际符号。其中,非语言符号是一把双刃剑,恰当使用将给新闻采访带来积极影响,反之,对非语言符号的不当使用也有损于采访的质量和效率。比如记者去采访一个刚刚丧偶的知名女士,如果穿着鲜艳的裙装,佩戴靓丽的首饰一定会吃闭门羹;一个惜时如金的采访对象对于记者的不守时或者拖沓的采访方式一定很反感;对于一个敏感或者怪异的采访对象,记者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或表情,甚至发出一个打嗝声或咂嘴声等,都可能引起对方情绪上的变化,进而影响采访的进程和质量。

  因此,一个善于沟通的记者不仅能言善辩、循序善诱,更能熟练地使用非语言符号,还能通过对方的非语言符号准确地捕捉信息,并适时调整自己的交际符号予以回应,从而形成一个良性互感的交流过程,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应效果,这才是采访的最佳状态。

  注释:

  [1]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采访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新闻采访;心理预设;《看见》;突破与沟通

  新闻工作者作为新闻工作的主体,合理并且有效地获取信息能够有利于其新闻采访的成功。访谈节目是将采访直观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镜头前的一类新闻节目,对采访技巧有很高的要求。在采访实践中,采访者往往会遇到一些不配合或不够配合的受访者,他们的心理预设障碍为采访的进行树立起一道道屏障,从而使采访目的难以达到。因此,采访者必须通过消除受访者的心理障碍,找准突破口,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并做出客观公正的报道。《看见》是CCTV—1于2010年12月推出的一档记录现实题材的专题栏目,因其题材选取新颖,并巧妙地融合了调查类栏目的深度挖掘、纪录片的镜头叙述和访谈类节目的采访对话,受访者的选取既有多元性,又有新闻时效性,使节目内容丰富且极具可看性。该栏目的当家花旦柴静,作为一名资深传媒人,同时是一名杰出的调查记者,其采访风格极具特色,既睿智深刻,又满含温情,流露出记者对受访者的人文主义关怀。本文从分析新闻心理学的角度,以《看见》为例,分析、解读、探索攻克受访者心理预设障碍并获得沟通的策略。

  受访者的心理预设

  心理预设,是指受访者在接受采访前形成的心理定势。而定势是指“有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1]。“对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是采访开始前的一项重要内容。记者只有了解采访对象的心理,才能在采访过程中和采访对象进行有效的互动。”[2]在接受采访前,受访者大多会根据采访的时间、面对的采访者进行预先的心理定势,产生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这将会直接影响采访的过程和结果,也对记者的职业素养是一个挑战。因此,采访者须对受访者的心理状态有所了解,适时适机地进行调控,促进采访的顺利进行,应对采访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从而占据采访者在对话中的主动地位。受访者心理预设的类型主要包括:

  配合型。部分受访者对采访的内容和目的都持支持和理解的态度,因此在采访时会主动配合,其表现为容易亲近、健谈且尊重事实,利于记者加大信息的获取量。也有部分受访者在表功心理的驱使下会主动提供信息,较易打开话匣子。

  防御型。此类受访者往往对采访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可能持怀疑或恐惧态度。其对自己的讲话内容有所保留,需要采访者进行引导和挖掘,获得受访者的信任和肯定,由此推动采访顺利进行。

  抗拒型。抗拒型受访者往往对采访事件或事件中的人物心存芥蒂,或者对采访者有不满情绪,而表现出与采访者极端对立的态度,或冷漠寡言、或情绪暴怒,为采访的进行制造障碍,使得采访者获取的事实也会十分有限。

  受访者心理预设障碍及影响因素

  心理预设障碍,即在采访前或采访过程中,受访者产生的一种会阻碍采访深入,影响采访结果的心理现象,当它形成一种定势时,则会对采访的进行产生负面作用。受访者的心理预设障碍,不仅会影响采访过程,更会影响采访结果。本文所指的心理预设障碍主要指防御型心理预设和抗拒型心理预设。而形成受访者心理预设障碍的因素主要包括:

  受访者的身份、地位。受访者的身份和地位是直接影响其心理预设的原因之一。有的受访者身居高位,或者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易表现出高傲的姿态,甚至盛气凌人的气势,将记者置于被动境地。

  受访者的性格特征。有的受访者性格内向,孤僻寡言,不善言谈,或者存在先天性的语言障碍,形成防御型心理预设,让采访很可能出现“冷场”或者被迫中断。

  受访者的年龄、性别等。老年人和儿童在智力、记忆力、反应能力和表达能力上较差,因而对问题的理解会更困难,容易出现答非所问或词不达意的情况。男性往往举止较为沉稳,言语表达不及女性丰富,心思也不如女性缜密,因而在谈话中许多细节照顾不到。

  受访者身处的文化背景。从小生长在农村的受访者往往受传统观念的牵制,对一些恶性事件会采取“家丑不外扬”的态度,墨守成规,甚至偏激否定,价值观相比发达地区更单一,常以防御型甚至抗拒型心理预设对待采访者。

  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文化程度较低的受访者对采访目的的理解不如文化程度较高者深刻,他们进入采访状态的过程较慢,受自身意识和知识面的限制,可能对采访者的目的持揣测或怀疑态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因而容易产生抗拒型心理预设。

  受访者心理预设障碍的突破与沟通

  在采访过程中,可通过调节受访者的情绪、态度,从而使采访更顺利地进行。“采访对象对待记者的采访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和情绪,这种情感和情绪对记者采访顺利与否,必然起着作用。但这种作用既可能是推动力,也有可能是副作用。这就要求记者把握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审时度势,采取相应措施,使采访对象的情感有利于采访活动,以取得采访的最佳效果。”[3]

  (一)语言符号

  有声符号是采访中主要运用的语言符号,记者的语言对启发被访者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提问的技巧。柴静在人物访谈中多以开放式提问开始,开阔、宽松的提问方式给对方营造了轻松的氛围,给予了谈话对象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因而容易削弱受访者的心理防备。同时,柴静的提问直白犀利、一针见血,将受访者的思维锁定在所提的问题上,又留有回答的自由。如在2012年2月19日播出的《杨丽萍:生命的旁观者》中,杨丽萍作为性格高傲、要求严格的知名艺术家,无疑会给记者带来心理压力。当杨丽萍对现场取景和布光表现出挑剔时,柴静微笑着指出:“你是我见过的对细节最追求完美的人了。”以“追求完美”来暗示杨丽萍的挑剔,而并未直接询问对方“你为何如此挑剔”,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对杨丽萍的肯定态度,也引导了杨丽萍主动谈论自己挑剔的原因,由此延伸到她的信仰,回答了她常使人“碰钉子”的原因。

  柴静在每一次专访前,都做足了准备,并常以一些资料、物品作为提问的出发点,微妙地触发受访者的表现欲,契合受访者的心理,避免了问题的唐突。2011年10月30日播出的《为了安息的纪念》中,柴静采访了救回四个落水儿童却失去了自己儿子的英雄父亲胡文传,柴静从一张标注满了留言的照片作为切入点,引导胡文传主动表达出对儿子的思念和对整个事件的看法。

  对抗性采访。柴静在央视《新闻调查》栏目中常采取对抗性采访来面对一些出现问题、逃避责任的采访对象。同样,她偶尔也将这种采访方式带入《看见》的人物访谈中。如2011年9月25日播出的《柴静·专访李阳家暴事件》,李阳身为英语教育界的名人,又是一个典型的家庭暴力的实施者,他坦言畏惧失去自己的事业,并对家庭暴力事件持轻视态度,因而在采访中时而表现出轻蔑和对记者的抵触。显然,李阳是一个带着抗拒型心理预设的受访者,他带有挑衅意味地反问柴静:“在我心目中你是一个事业强人,我相信你会有大量时间扑在工作上的,你没选择。”柴静回道:“如果我没有办法对我身边的人起到应有的爱和责任,我其实是没有能力来完成一个好的采访的。”柴静尚未讲完,李阳便接道:“你只要完成对你爸爸妈妈的责任,其实丈夫并不是最重要的人。”柴静反而笑道:“你知道伴侣是人类最亲密的关系。”如此来回几个回合,柴静并未恶语相还,而是用冷静的思维,寻找对方谈话逻辑中可还击的点,驳回对方的观点,采取适当的语言将问题丢还给了企图逃避问责的李阳。

  平等的视角姿态。柴静在访谈中最大的特色之一,便是她温柔的语调和偏低的分贝,几乎在所有的采访和配音中,无论是面对药家鑫的父亲药庆卫,或是面对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还是面对一些身世平凡的普通人,柴静始终保持着谦和温婉的语气,给受访者传达了一种友善的信号,从而争取受访者的信任,让对方从内心上放松对记者的戒备,变得更敢言、更乐言。

  (二)非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包括体态语等辅语言符号。有研究表明,沟通双方互相理解=语调(38%)+表情(55%)+语言(7%),由此可见,非语言符号在人际传播中所传递的信息比语言符号更加可观。人类学家霍尔教授就曾提出,非语言符号即无声的语言,在人际交往中显得更为重要。这种信号就是指肢体语言及表情等辅助表达情感、情绪的工具,在采访中能起到极其微妙的作用来调节受访者的心理预设。

  身体的姿势。无论是在实地采访中还是在特地搭建的录影棚中,柴静身体的姿势总是保持前倾,被观众称为“倾听的姿势”,尤其在对一些儿童的采访中,柴静会蹲下,仍然以仰视对方的姿势进行采访,有时她甚至会抚摸小孩的手安抚地讲话。这种放低采访者姿态的方式,反作用于受访者,减小了记者的身份给受访者带去的压力,也在无形中淡化了记者的职业角色,而以一个旁观者甚至朋友的角度去聆听受访者的心声。在《为了安息的纪念》中,对还未走出丧失亲人阴影的采访对象,柴静以一个聆听者的姿态关切地听胡文传倾诉,帮助胡文传在回忆事实的同时看到希望,胡文传也声泪俱下地说出了内心的悔恨和遗憾。在采访胡文传的女儿胡秋月时,柴静并未拿出成年人的架势,而是用亲近的距离得到了小孩的信任,让小秋月在镜头前直陈其言,无所畏惧。

  小动作。在采访中,柴静在对受访者说的话表示赞同时,会很用力地点头,同时凝视对方。这个点头的动作对那些讲话较为怯懦、胆小的带着防御型心理预设的受访者来说是一种很大的鼓舞。当人在受到肯定的时候,会更自信,并且会更放心地阐述事实。柴静正是采取了这种激励的方式,给予受访者心理上的鼓舞,鞭策他们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如在2011年8月7日播出的《姚晨:一个温暖的卤蛋》中,一开始,姚晨便表示自己不善言辞,对这次专访感到很紧张,而柴静在以一个轻松的玩笑开始了采访以后,常以点头来对姚晨的话表示肯定,对姚晨来说,这种激励能一定程度地消除她内心的疑虑和紧张,放松她内心对记者的戒备。所以,在采访的后半段,姚晨的讲话变得十分自如,谈话的内容也越来越幽默。

  柴静有许多不经意的小动作,表现出她对自己情绪的极力控制。如2011年8月14日播出的《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中,药家鑫的父亲药庆卫在药家鑫临刑前,父子见面的最后十分钟里一口否决了药家鑫捐献眼角膜的遗愿,并说:“把你的罪恶都带走。”柴静低下了头强忍着眼泪,“在摄影机取景框以下,观众看不见的位置,柴静正用笔尖扎着自己的手背,以求克制”[4]。柴静虽然为药家鑫感到可悲、可怜,但从受访者的角度来看,记者并未大声指责药庆卫的偏激和冷酷,而在此时流露出同情、怜悯和心疼等个人情感,这种人文主义关怀给药庆卫带来心理上的宽慰,当他感觉到自己的言语能被旁人理解和宽恕时,他便更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眼神。柴静的眼神也是她的特色之一。在采访过程中,柴静的双眼始终以由下向上的角度凝视对方,表现出了充分的尊重和专注。在对弱势群体的采访中,她的眼神总是流露出关切,配合她温柔的语调,给受访者传达出温暖的信号。如在对药家鑫案受害者张妙的父亲张平选的采访中,柴静始终保持伸长脖子,以微微向上仰视的角度凝视张平选,她的眼神既具有试探性,又表现出对受访者的体谅,在听到张妙母亲的哀号时,她主动提出前去安抚,同样以向上仰视的眼神给对方传递安全感。而在对家庭暴力的实施者李阳的采访中,谈及敏感的家庭暴力,柴静并未受到个人价值观的影响。在谈到李阳将婚姻和孩子作为实验品时,柴静微笑着说:“可是那是一条生命呀。”当二人在对话中出现了争辩的局面时,柴静仍然保持镇定的眼神和从容的微笑,丝毫未流露出不满或鄙夷,因而李阳在谈到自己的丑闻时表现出较为淡定的态度,也较敢于说真话,还原事件的真实经过。

  在许多采访环节中,面对感人的事迹,柴静会忍不住流出眼泪,而在传统新闻采访理念下,记者作为还原客观事实的一方,不应表露个人情感。但面对弱势群体,将记者内心对事实的渴望和对当事者的怜悯之情传达给受访者,这为受访者带去的是一种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说明记者找到了自己内心与受访者内心相契合,或者说共鸣的地方。在面对情感直接流露并且感同身受的采访者时,受访者往往会增强对采访者的信任程度。如2012年1月15日播出的《重生》,在讲述汶川大地震中丧失女儿的祝俊生和叶红梅夫妇多次尝试试管婴儿失败时,柴静的眼泪湿润了眼眶,叶红梅也流出了眼泪,在四目相对的交流中,眼泪无形中拉近了柴静与叶红梅的心理距离,搭起了心灵的桥梁,两个女性产生共鸣和理解,这是男性采访者难以做到的。

  表情。柴静在采访过程中,微笑是她展现最多的表情。在《重生》中,柴静的表情从一开始的凝重,逐渐微笑再过渡到开怀大笑,她的表情跟随着受访者讲述的事实经过、情绪变化而变化。这些非语言符号从侧面表现出了记者的真诚,减少了受访者心中对记者采访目的的揣测,化解了受访者对自己言语表达的忐忑和顾虑。再如,在2011年10月23日播出的《专访四姑娘山驴友失踪事件双方》中,十几名违规进入景区进行探险的驴友因涉嫌隐瞒真实情况,在进入景区时谎报人员信息、隐瞒探险路线,他们在接受采访时表现出愧疚和歉意,害怕受到旁人的指责,因而在心理预设上处于防御状态。柴静面对着几个曾经狂妄自大犯过错误的年轻人并没有表现出指责,也没有严厉地质问对方,而是带着开玩笑的语气和微笑的表情,表现出一种宽容,给了受访者充足的勇气去回顾事件发生的经过,同时直面并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既出色地完成了采访,也为受访者留下了反思和反省的空间。

  衣着。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像一把标尺,让交往双方衡量在彼此心目中的刻度。沈爱国认为,人们初次相遇,总要首先观察对方的衣着、相貌、举止以及其他可察觉到的动作反应,然后根据观察到的印象对对方做一个初步的评价。[5]

  在采访中,记者留给受访者的首因效应主要由记者的外貌衣着所决定。记者留给受访者的印象,会影响受访者在采访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端庄、大方的外表,能帮助记者一定程度地凸显气质,体现权威,尤其是面对一些态度较为骄傲的受访者时,强大的气场能帮助采访者从心理上制胜,攻破对方的心理防备。

  柴静在节目中大多穿着衬衫、西服外套,偶尔搭配简洁的围巾,她的衣着风格朴实大方,几乎没有特别妖艳的着装或首饰,给人以亲切、知性的美感。军事记者田兰富写道:“新闻实践表明,记者的仪容仪表,不仅显露着记者自身的个性特征、审美情趣、文化修养、知识底蕴等诸多主观因素,由此也可以看出记者的老到或稚嫩。”[6]柴静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调查型记者,其内在的涵养结合端庄的外表,在给受访者带去威严的同时,也代表着权威。柴静被誉为“中国新闻的良心”,她已俨然成为兼具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记者代表,她的形象得体大方,容易给受访者留下好感和信任感,缓和他们的焦虑和紧张。

  礼节。另一大决定采访者留给受访者第一印象的因素还有社交礼仪。“美国学者伦纳德·曾宁博士在他所著的《接触:头四分钟》一书中指出,交接新认识的人时,头四分钟至关重要。”[5]记者的举手投足不仅要照顾到在镜头面前的美感,也将礼仪带给受访者,是对受访者的尊重。柴静在与各种采访对象会面时,总是表现出谦和温婉的态度,在采访开始前,就在对方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以优秀的自我修养感染受访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挡在采访者与受访者间的“冰山”,缩短引导受访者进入状态的时间,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使新闻价值尽可能地最大化。

  采访地点的设置。“人们的交际对话、记者的采访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具体环境中进行的。合适的环境,不仅便于采访谈话,而且能激发谈话者的兴趣和注意力,成为一种特殊的感情交流媒介。”[7]柴静采访的地点多为受访者所熟悉的环境,如家中居住的房间,有时也会出现外景,如杨丽萍的后花园中。柔和的美景能让受访者感到舒适,熟悉的环境能让受访者在镜头前讲话更加放得开,从而有利于谈话的进行和话题的延伸。相比传统的访谈节目《鲁豫有约》和《杨澜访谈录》,二者将采访地点完全设置在了录影棚内,现场观众和录影设备无疑会对采访对象形成压力,采访对象往往会对自己的言语反复斟酌和删减,对于话题的拓展和延伸也比较有限。而《看见》的人物访谈恰好避开了这一难题。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结 语

  从《看见》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柴静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通过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真实、准确地把握受访者的心理状况,攻克采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由此说明,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做到外表仪容的端正整洁,更重要的是出于内在的心理。记者对自身的要求应不仅局限在工作中,还应该不断从生活中获得灵感,积极完善自我修养,培养独立的思想,抓住那些能够打开受访者“话匣子”的细节,从而更好地开发新闻资源,使新闻价值最大化。

  [本文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科研人才基金资助阶段性成果之一(J201123)]

  参考文献:

  [1]张骏德,刘海贵.新闻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凌凌.新闻采访学教程[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3]张忠良.攻心的艺术——怎样取得新闻采访最佳效果[J].心理世界,1996(6).

  [4]李岩.柴静对抗柴静[J].南都周刊,2011(45).

  [5]沈爱国.新闻采访中的几种心理效应[J].杭州大学学报,1997(2).

  [6]田兰富.试论记者礼仪对采访效应的影响[J].军事记者,2003(7).

  [7]王雄.环境与采访[J].新闻爱好者,1991(10).

  采访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新闻采访;艺术;提问

  一、巧妙发问

  提问是记者频繁运用的一种采访方式,提问得当会使采访活动事半功倍。还可融洽双方感情,创造一种良好的采访气氛。相反,如果记者东拉西扯、不着边际,势必给采访带来阻力,甚至使对方产生厌烦情绪、缄口不语。因此。采访提问过程是对新闻记者思想水平、业务水平、政治立场、社会活动能力的综合锻炼和检验。

  研究和探讨新闻采访的提问艺术,应引起新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提问中要达到预期目的,甚至形成线索与素材意外丰收的成果,记者的发问就要多启发、少追问,咄咄逼人连续追问、急于求成,其效果往往不理想,甚至事与愿违。为了在短时间内捕捉到完整的新闻素材,提问时必须巧启发、少追问,这种提问运用得好,有时可以在一个采访对象那里同时获得两条以上的新闻。人常说记者是“无冕之王”。若记者认为自己高高在上,采访起来以审问的口气进行发问,结果往往令自己陷入被动局面。为使采访事半功倍,记者在提问时必须注重语气的和谐,营造一种自然随和甚至亲密无间的氛围,这时对方才会回答圆满,畅所欲言。在采访中常常遇到一些把握不准的事实或情节,这时就需要记者在提问中核实验证。但这种验证必须自然、巧妙,最好在对方不知不觉中进行,不要把一大堆问题一下子都摆出来,让对方无从答起。有经验的记者遇到这种情况时自己心中有数,根据提问的进程、气氛与环境,恰到好处地逐一进行验证。

  二、掌控全局

  新闻采访的过程,犹如教师的课堂、指挥员的战场一般,它是新闻记者展现才华、联系大众的重要平台。新闻记者对采访过程的控制,对新闻事件的写作和新闻报道的完成有着重要影响。

  新闻采访时新闻记者要掌握被采访者的心理,集中思想、沉着冷静、专心致志,紧扣主题围绕五个要素有目的地发问,才能在最后掌握天平倾向于哪一方。要想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新闻记者在采访时就必须学会区别不同的被采访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采访。学会控制自己心态,不屈从、不附会,从容地把握新闻采访过程中话题方向,适当的调试采访时的氛围。除此之外,新闻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流程度的深浅、双方情绪的张弛、对话节奏的快慢,这些因素都需要新闻记者良好的控制能力。例如如果被采访者是“简单化型”,采访时应当要求被采访者不仅告诉你事情的结果,还应当让他向你介绍事情的缘由、发展经过;如果被采访者是“话多但‘文不对题’型”,采访时既要尊重被采访者不随意打断其话语,又要适时发问并加以引导,让他滔滔不绝的谈话尽量都说到点子上:如果被采访者是“谦虚型”,采访时要耐心地向被采访者说明有关部门对宣传工作的要求以及宣传报道的意义和影响,并告知一定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反映:如果被采访者是“干巴型”,采访时则要旁敲侧击,启发诱导,在“闲话”中将采访引向重点。

  三、人文关怀

  采访心得体会篇9

  内容提要:随着公民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的提高,新闻记者遭遇拒绝采访的频率有所增多,本文试图从分析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入手,针对官员、明星、法官、社会组织和普通百姓拒绝采访的不同情形,做出不同的处理,以帮助新闻记者找出应付拒绝采访的对策。 关键词:拒绝采访、平等、自愿、公共利益、司法公正 当记者的,大多都遭遇过“无可奉告”的外交辞令,有的记者只好无可奈何;有的记者就软磨硬泡;有的记者就采用偷拍偷录的手段;还有的记者就强行采访,有时惹急了被采访对象,还会遭遇暴力威胁……,足可见记者这个行业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其实,记者之所以这样做,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顺利地完成采访任务,满足公民的知情权。那么,面对被采访对象日益增强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面对频率不断升高的拒绝采访问题,作为新闻记者应如何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本文试图做一些探讨。 首先,我们要搞清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 由于我国媒介体制的特殊性,使得很多记者有着先天的优越感,“无冕之王”是对记者的美誉,这意味着:记者既可以采访“高级官员”,又可以采访“社会名流”;还可以采访“平民百姓”……,记者的能量很大,空间也很广泛。这样的一种状况,给了很多记者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记者采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任何人都应该无条件地接受采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采访者与被采访者都是这样认为的。直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媒介进入了市场,观众、听众、读者成为了目标受众时,媒介与受众之间那种平等的法律地位和利益关系才被人们真正地意识到,这时,再来反观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你会发现: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首先,媒介发生了变化。媒介开始注重受众调查,受众细分、频道专业化,有了以受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收视率或发行量的上升为目的栏目改革和媒介经营意识。从原来的“我做什么节目,你就看什么节目”的“靶子论”,到现在的“你想看什么节目,我就做什么节目给你看”的“受众中心论”。遵循传播规律,尊重受众需求,科学地安排节目已经成为各媒介研究的首要课题。其次,被采访对象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惟命是从了,在接受采访时,有的满口外交辞令;有的避重就轻;有的躲躲闪闪;有的干脆拒绝接受采访……分析其中原因,有敷衍搪塞的官本位思想;有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的原因;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还有触及到疼处害怕曝光的心理恐惧……出现拒绝采访的现象并不是孤立的,它有着深层次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原因,这就更加大的采访的难度。 但这种变化表明:媒介与受众之间、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是一种平等、自愿、公平的民事关系,而不是行政隶属的上下级指令关系。新闻机构并无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所以对被采访对象不存在支配关系。①采访是一种权利,而非权力。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媒体从业人员改变工作作风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尊重被参访对象的正当要求和严正声明,新闻记者才能获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其次,被采访对象拒绝采访的情形是正常的 在搞清了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后,我们才能更好地来探讨拒绝采访问题。原则上说,被采访者可以拒绝采访。因为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是平等、自愿的关系。无论对谁,如果其认为记者所提的问题触及到自己的个人隐私,都可以拒绝回答。如:在一次广播热线直播节目中,主持人问一名演艺圈的明星:“你还记得你的初恋情人是谁吗?”这位明星当时就表示拒绝回答,因为这是一个隐私问题,尤其是对那位人们未知的曾经与这位明星初恋过的人来说,这段经历如果无意中被披露出去,会给其现在的家庭生活和工作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主持人本来就不应该提问这样的问题。即使问了,作为嘉宾也可以拒绝回答或者迂回回答,这完全取决于被采访对象当时的主观意愿,但也折射出主持人隐私意识的欠缺。 当然,隐私涉及的范围很宽泛,包括公民个人的个人信息(姓名、肖像、经济收入、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生理缺陷等);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夫妻的性生活、私人日记、身份关系等);个人私事(恋爱、婚姻、生育、避孕、堕胎、收养子女)等与公共利益无关的其他个人事务。在这个问题上,新闻采访要有一个“度”的把握。恩格斯曾提出一个处理个人隐私与新闻报道相互关系的原则,即个人隐私一般应受到保护,但当个人私事甚至阴私与最重要的公共利益──政治生活发生联系的时候,个人的私事就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私事,而属于政治的一部分,它不受隐私权的保护应成为历史记载和新闻报道不可回避的内容。这一论述,说明了个人隐私和新闻采访的一般关系。 第三,区分不同的拒绝采访情形予以不同处理 在被采访对象中,我们可以粗略地将其分为:官员、明星、法官、社会组织和百姓。 (一)针对官员拒绝采访的情形 官员主要指在政府各职能部门(工商、公安、交警、税官、环卫、绿化等)的工作人员。一般来说,政府官员在上班时间、在其工作状态下,针对其职务范围内的采访,其一般不应该拒绝采访,应该如实回答记者所提出的有关其工作职权范围内的问题。因为此时他所代表的不是他个人而是政府相关部门。政府部门作为为公众服务的机构,有政务公开的义务。即有将除国家机密以外的信息公之于众的法定义务。而记者采访政府官员时,所代表的也不仅仅是媒体,而是媒体背后的公众需求。 2003年,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这个意见确定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为深圳市党政机关,同时特别强调:公务活动除涉及国家安全、机要和保密工作外,有关单位必须主动接受新闻单位和新闻记者的采访和调查,如实介绍情况。各级领导干部应以积极和理性的态度对待来自新闻媒体的批评和监督,配合新闻媒体把真实的情况传达给公众。② 美国在其《信息自由法案》和《阳光普照法案》中,都规定公务人员必须保证对社会媒体的“普惠”原则,也就是说拥有公众权利和资源的人,必须要保证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其法律规定,国家公务员在其执行公务的过程中,除非有上级部门明确规定不能透露某些重要情况,否则,如果没有及时向大众公布应知信息,便犯有渎职罪。③ 如果政府官员针对其职务范围内的问题拒绝接受记者的采访,媒体就可以如实地报道其拒绝采访的情形。但其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其拒绝采访可能要承担由此而带来的巨大的社会舆论的压力。因此,政府官员要审慎地选择拒绝采访。 但是,如果新闻记者采访的是与政府官员职权范围无关的个人私事,采访的地点是在其私人空间里,采访的时间是八小时以外的非上班时间,采访的手段是隐蔽的,那么,记者的这种采访行为是应当受到质疑的。某电视台记者到一名官员的家中进行采访,使用隐蔽采访的手段,偷拍了某官员失态的表情和言不由衷的话语,使这名官员的社会评价降低,进而影响了官员的整体形象,记者这样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如果有证据证明政府官员正在接受当事人的贿赂、宴请,记者可以发挥职业敏感的优势,与有关纪检、监察、纠风部门协同行动,这样做比较有说服力。因为记者毕竟不是警察,没有取证的义务,但作为普通公民有举报的权利。 (二)针对明星拒绝采访的情形 明星是指因特殊才能、成就、经历或其他特殊原因,在社会某个领域中做出突出成绩而为大家所普遍知晓的人物,包括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影视明星、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等。这些人所从事的活动,一般都与社会公共生活有关,并且构成了社会公共生活的一部分。公众对于明星会产生一种心理上关注、了解、知情的愿望,即公众兴趣。新闻媒体也可以适度地报道明星的公共生活。明星们应该认识到,其所获得的名利与他的公共身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媒体长期以来的报道已经大大提高了其商业价值,按照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某些属于自己个人的信息内容也应该向公众适当地公开。因为明星的事业不仅是他们自己的,也是社会的、公众的,公众有权了解他们的事业及与他们的事业有关的个人情况,只要他们离开自己的生活圈子,进入公众生活领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都可以成为新闻媒体追踪报道的对象。社会的关注是它命有了一大的名气,给他们带来了经济利益,从公平的角度说,适当地缩小其隐私权的范围是他们对公众兴趣的一种回报。但他们完全私下的与社会并不发生直接联系的个人私生活则不应受到侵扰。低级、下流的公众兴趣不应该得到满足,大众传媒不应宣传名人的隐私,以一些低级趣味的花边新闻、明星轶事来取悦公众,以提高媒体的发行量或收视率。

  转贴于 当然,明星应该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偶像和楷模。对于明星的偷税漏税问题,表面上看是涉及明星个人经济收入的隐私问题,实际上是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其偷税漏税给国家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较坏的社会影响是远远大于其个人经济收入的隐私的,因此,这时的收入隐私应该让位于公众和媒体对其的监督。媒体披露明星偷税漏税的隐私是正当的,是社会对明星个人行为的监督和鞭策。 但明星与社会不发生直接联系的个人信息、私人领域和家庭活动除非本人同意,媒体不得随意公诸于众,否则就可能构成对其隐私或尊严的侵犯。香港某报社记者,骗取了某影星家小保姆的信任,进入其家中,将其卧具、橱具、洁具的品牌和家庭的摆设布置等实景拍摄下来,在香港的报纸上刊登,记者这样的做法是违法的,是对人的不尊重。隐私权实际上是人权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拥有这个权利,承认、尊重、保护隐私权很必要,它实际上是承认、尊重人的价值,是社会进步的象征。 (三)针对法官拒绝采访的情形 法官是受过法律专业训练的特殊群体,其职能是依照法律来解决纠纷,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以维护法律的公正。法官是社会正义的象征,司法活动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运作过程,它要求司法人员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和专业的职业理念。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根本,因此,司法审判活动需要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环境,一切与社会保持适度的隔离,相对隔绝各种公共权力、社会势力、舆论情绪对法官的指令、干扰和影响,使法官毋需掌声、不惧骂名真正地依据法律和事实审判。针对法官拒绝接受记者采访的情形,记者应该充分地尊重。因为法官拒绝接受采访是为了避免针对某一案件发表过多的言论,通过媒体的放大传播,影响社会舆论,从而危及到案件的公正处理和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因此,记者应该审慎地处理媒体与司法的关系,尊重法官保持缄默的选择,这也是对司法保持必要敬畏。对于媒体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媒体与公民之间发生的新闻官司是通过法官来审判的,法官有自由裁量权,保持对司法的尊重对媒体而言是有益的。另外,新闻记者应该学习必要的法律常识,了解诉讼程序和基本的法律术语,有利于写好法制新闻。 (四)针对社会组织拒绝采访的情形 近期,出现一些社会组织拒绝接受记者采访的情形,这是社会组织的权利,无可厚非。如足协,但其不能代替足球俱乐部或者球员拒绝接受记者的采访。换一句话说,记者可以通过采访俱乐部的负责人或者球迷喜爱的球员来获得相关的信息。对于足协来说,应该意识到,在足球日益走向产业化的今天,正是媒体的炒作、球迷的关注,才使得足球产业产生了“注意力经济”。如果有一天,媒体不转播、报道比赛实况,那对于足球产业的发展将是大大地不利。而对于记者来说,在采访报道中要注意尊重被采访对象的正当要求和严正声明,注意维护双方的关系。 (五)针对百姓拒绝采访的情形 采访,实质上是一种沟通的艺术,需要记者下功夫去学习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积累采访形形色色人的经验。作为一名记者,不光要有采访的经验,还要有人格的魅力和说服别人的技巧。如果没有与人心灵上的沟通,只满足于你问他答,这样的采访是肯定不成功的。新闻媒介对一般民众拒绝采访的心态,应该给予最大限度地体谅和尊重。因为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了解媒体的威力,她们对各种利害关系估计不足,他们的个人行为社会属性不高,所以对他们权利的保护范围应该大于政府官员和社会知名人士。政府官员和社会知名人士在社会中有一定的话语权,他们受到委屈有机会利用媒体或其他途径为自己申辩,而一般民众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因此,新闻媒介对一般民众拒绝采访的情形也要视情况而定。 原则上,第一,对于一般民众的采访主要限于其公开的事项和场合,如果涉及私生活事项和场合,应征得当事人的同意;第二,媒体的采访报道应该只是对其客观行为的叙述,如果涉及当事人的主观意见并且尚未公示,不管来源于对象自述还是他人转述,都应该征得同意。第三,媒体对一般民众的报道应该只限于社会公益目的,如果具有营利目的,例如在广告中使用他人肖像、姓名或者涉及其他个人资讯,必须与之订立书面协议。第四,媒介报道一般民众必须真实并出于善意,不得虚假或歪曲失实,不得贬低人格,否则就违反了记者的职业道德,还容易引起新闻官司。 当然,如果个人行为违反了法律、社会公德、劳动纪律,对公共利益构成威胁或造成损害,或者由于特殊事件引起公众的关注,其行为就不光是个人的行为,这时的个人就已经转变为非自愿的公众人物,新闻媒介为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就可以对其进行采访。像前文所提到的采访恶性交通事故的肇事者并曝光其违章行为和损害后果以警示社会,这样的采访就是因肇事者的违章行为而使其成为了临时性的公众人物,公众对其有知情了解的兴趣,新闻记者报道这样的行为,是为了使更多的违章司机受到警示和教育。 但如果记者要采访报道福利特等奖获得者,首先要征得对方的同意,因为获得巨额的奖金是个隐私问题,但隐私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是:隐私是可以放弃的。如果获奖者愿意放弃隐私,披露买奖票的经验、获奖的感受、奖金的用途等,哪就另当别论。如果获奖者拒绝接受采访,新闻记者就应该尊重其选择,保护其隐私。 总之,在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记者有必要尊重被采访对象“拒绝采访”的选择,因为被采访对象如同新闻界的衣食父母,是新闻行业最宝贵的资源。新闻记者对被报道对象的充分尊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全面、平衡,是保持新闻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如果我们承认新闻事业在实现“喉舌”功能的同时,也要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做到可持续发展,就有必要理性地涵养我们的资源,如同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从而日益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一样。因为任何对资源的过度掠取都将付出代价,新闻界也不会例外。” ④ 参考文章: ① 魏永征“大众传播媒介与自然人的法律关系”,“老魏说法”专栏 ② 2003年,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 ③ 喻国明,《媒介该不该花钱买新闻》新华网 ④ 徐迅“秘密采访到底可以走多远”《新闻记者》 2001年6期

  采访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电视体育新闻 采访质量 提高 思考

  中图分类号:TN9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224-01

  随着新闻媒体的高速发展,尤其是新兴媒体的不断壮大,体育新闻报道不断受到新的冲击和挑战。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采访的重要性日趋凸显,得到了广大体育新闻人的高度重视。然而,在体育新闻采访中却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着电视体育新闻节目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需要广大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工程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革新,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媒体采访的方式和方法,不断促进电视体育新闻采访质量不断提升。

  1 精心策划问题

  电视体育新闻的采访通常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采访缺乏针对性和重点性。记者采访技术不到位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记者对体育比赛新闻点的认识不够准确、存在偏颇和错位。记者只有充分掌握好不同体育赛事的新闻点和关注点,才能使采访中提出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和深刻性,使观众的在赛事报道中得到信息满足。如果记者没有紧紧把握这些关注点,而只是报道比赛进程和结果,肯定效果欠佳。赛事相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其中的新闻的关注点也会不同。很多赛事的新闻点并非都是很明显的,这就需要记者利用其特有的新闻敏感去挖掘比赛的多角度分析和深入本质。要想使观众得到急切想得到的答案,体育记者就必须明确体育比赛的新闻点并依照这些新闻点整合思路、提炼出针对性强的问题。所以说,找准新闻点,是做好体育赛事采访工作的首要前提。

  2 做足准备文章

  做好准备工作是圆满完成采访任务的关键。准备工作分为长期积累准备和针对性准备。没有专业体育知识的记者不可能完成好体育采访工作,只有长期坚持体育知识的积累、竞赛规则的学习、体育精神的研究,才能完成好体育新闻采访这项极具专业性的工作。体育记者的注意力也不能完全集中在比赛的比分和胜负上,但是如果记者对体育赛事的战术打法、技术风格等完全不了解,也就无法深入分析其胜负原因,无法使采访更加深刻、更加生动。人们观看体育赛事直播的目的不在于了解比赛现状而在于原因分析,所以体育记者需要对比赛本身提出深层次的问题才能满足观众需要。在一场具体比赛中,记者必须从该赛事的历史起源开始了解,还有赛事背景和运动员情况都要完全掌握,才能在采访中提出精彩的问题,吸引观众的关注。综上所述,体育记者需要搜集、整理、归纳尽量多的资料和信息,才能保证发现比赛新闻点的准确性。

  3 拉近双方距离

  每个优秀的体育记者都善于和运动员交朋友,这也是他们完成出色采访的关键之一。因为,如果运动员觉得与记者在心灵和感情上的距离很接近的时候,他们才能够意识到面对的不仅仅是冷冰冰的话筒,才能够向记者敞开心扉,配合采访工作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体育记者可以从三个方面提高与运动员交朋友的能力。第一,注意采访时穿着的服饰。一身运动服、运动鞋可以为给运动员良好的印象,使运动员心情舒畅,会成为采访良好的开端。第二,注意采访时使用的语言。记者采访运动员应该是不卑不亢的态度,语言应该平和亲切又具有针对性。第三,关注运动员的生活、训练。记者可以经常去体验运动员生活,拉近与运动员的距离。

  4 控制好采访的情绪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体育记者应该把握好采访节奏,控制好、调动起运动员的情绪。真实、客观是新闻的生命线,记者必须以冷静客观的态度记录事实、反应事实,而不能去刻意渲染情绪、偏离客观的轨道。同时又要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配合采访。比赛取得胜利的运动员一般容易进行采访,因为他们情绪比较高涨所以比较配合采访工作。对于比赛失利的运动员采访工作则比较困难,记者必须从运动员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他们、安慰他们引导他们说出心里话从而缓解他们的压力,运动员不抵触采访反而能在采访过程中得到释放,这种关心和引导式采访已经超越了采访本身,更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一种精神境界和工作理念。

  5 加强各部门的交流与配合

  要想采访获得成功,除了体育记者与运动员的对话精彩外,还必须实现记者与摄像的默契配合。只有摄像领会了记者的意图,捕捉到最精彩、最关键的采访细节,才能为观众呈现出完美的采访效果。体育记者在采访之前,应该与摄像进行坦诚的交流,把自己的采访意图、采访方案和拍摄需求交代给摄像,使摄像对整个采访有整体把握。例如,在报道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时,摄像应该注重拍摄出运动员的赛场特写和动作细节;在报道整支球队的战术打法时,摄像应该注重拍摄出球队的整体中景配合和远景场面。正是因为不同报道内容对拍摄要求的不同,所以只有在记者与摄像完全沟通好之后,摄像才能捕捉到采访的精髓,才能将记者想要表达的内同通过图像和声音表达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在采访运动员的过程中,摄像与记者的配合更为关键,通过对运动员的表情、肢体动作等非语言符号的准确拍摄可以提升采访效果,对运动员的语言回答给予精彩有力的补充和配合,使观众对运动员的形象有全面、立体的认识。这些效果的实现,不仅需要摄像良好的捕捉镜头能力,更需要摄像与记者间的默契配合、密切沟通。

  6 增强随机应变能力

  一次完整、精彩的采访需要靠记者在采访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其中,对体育比赛新闻点的预测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如果采访之前,记者对本次体育比赛进行了合理预测,那么在采访拍摄过程中,这个预设的新闻点就成为了选择采访对象和选取镜头的导向,使采访和拍摄都能够有的放矢。然而,体育比赛的悬念和不可预知性又是它的精华之处,所以体育记者不能因为预测而固化思路、束缚思维。很有可能体育比赛的结果与记者和观众所预料的完全相反,那么,记者就必须根据现场情况积极调整方案,改变采访策略,重新找到最佳的报道角度向观众呈现体育赛事的报道。随机应变的能力是一名优秀体育记者的必备素质,是记者完成采访的关键。要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除了平时加强学习和锻炼自身综合素质外,更重要的是要长期坚持对采访实践的总结概括和经验积累。

  参考文献

  [1] 李真.提高电视体育新闻采访质量的对策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7).

采访心得体会十篇

采访心得体会十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